坚持自我的感受,需要注意哪些问题?-天天快报

  • 2023-01-24 04:50:36
  • 来源:乐达源心理

做人该如何辨别坚持自我的感受不用改和做错了事情需要改?这是个好问题,但是要答全面不太容易,我说一下自己的感受。我觉得“做自己”和“做错了”如何辨别,需要分析三个方面的因素:

1、事情是否符合逻辑,并且有客观中立的过程。如果一件事是符合内心想法的状态,并且它不影响旁人的感受,给自己和他人造成影响,那么这种情况之下就可以“做自己”。哪怕别人给你提反对意见,或者有主观评价,你也可以不用在意他人的感受。


【资料图】

例如你想当作家,每天为了练习自己的文笔,在家会写作3-4个小时,也会在各大社交媒体上发布作品。父母看到了,对你不屑一顾,表示轻蔑之意。跟你说你写这些东西又赚不了钱,有什么用?干脆不要写了,去外面找份工作打工吧。

像这种情况,你就需要做自己,而不是认为自己做错了。

因为你想当作家,是个人的目标,自我实现需求的过程,符合人内心的动机。而且你在家练习训练写作,本身就是提高能力的过程,这是非常符合事情逻辑及发展规律的事情。

既然如此,那么坚持去做,否定别人的意见就没有问题了,这不是你的错。

如果是“做错了”,是怎样的表现呢?你去玩游戏,天天玩游戏十多个小时。口口声声说要当作家,然而整天却不见动笔写一个字,像这种情况就是“你的错”,你需要听取别人的意见。

事情本身符不符合前后的逻辑过程,并且朝着合理的方向,这是辨别做自己和做错了的一个区别。

2、做自己擅长且适合的东西。说到这里,我想起一件事,在我好友身上发生的事情。有一天他跟我说想成为一名画家,看到别人画的东西很漂亮,内心很羡慕,立志想要往这条道路发展。

然而无奈天赋有限,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,画技依然没有太大进展,也无法成为职业画家来养活自己。于是我跟他说,你没必要往一条路上走到黑,这条路暂时走不通没有关系。可以先干点别的工作,先养活自己,然后再慢慢练习绘画,这样你的心态就不会那么糟糕,学起来可能会更快一些。

按道理说我提的这个建议并没有问题,也不是完全否定他学绘画的过程,只是可以稍微灵活一些,把生活和学习安排好就行。可是他听了以后,觉得我在数落他,认为他没本事,就放弃了学习绘画的过程。

这件事让我印象很深,我认为人在做事情的时候,还是得找到擅长且适合的东西才行。

因为擅长适合,本身就说明你在这件事情上有一定天赋,学得会比别人快一些,也能够通过这件事来证明自己,维持生活。你做不擅长的事情,未必不能成功,只是耗费的时间长,精力也无法承受那么多,此时需要的就是把战线拉长,慢慢地去进行培养。

当你觉得做某件事情一直没有突破时,不妨可以考虑一下要不要寻求改变,是做自己不用改,还是做错了需要改,都可以内心思考一下,看看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进步。

寻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,人的话生活就会变得轻松一些,也就不会那么痛苦。

3、做的事情有没有伤害到别人的感受。没有伤害到别人的感受,就不用改,可以做自己;如果伤到了,就要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错了。这个过程很复杂,需要具体的环境去进行考虑。

比如考研。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说,考研没有问题,你为了工作和前程,有精力可以去考。然而要是家境贫寒,或者急需用钱要你去工作的时候,此时你就需要调整自己了,放弃考研的打算。

因为这时候考研,既没办法帮助家里面摆脱困境,同时也会让自己情绪很焦虑,考研成功以后又是一大笔钱,要是没有钱继续读书,以后该怎么办呢?

这时候人就需要考虑一下,我做的这件事情,坚持去做会不会伤害到别人?父母、朋友或者同事,都可以思考看看。这里所说的伤害,不是指“肢体上”的冲突,而是指做事情层面有没有条理,能够成熟地去把自己的事情安排好。

人在社会上生存,毕竟是群居的生活,你得跟周围很多人接触,那么难免就不能太“我行我素”,什么事情都由着自己性子来做事。

我想去国外旅游,家里没钱我也要去,花再多的钱也要出去,哪怕家里面人阻止我也不改;伴侣生病住院花钱,为了看病要少购买一些东西,节省开支,此时就不能一意孤行地到处乱花,像平时那样高消费;

过于自私伤害了别人,这不是做自己,这是缺乏共情和理解的过程,像这种情况就需要改正。

这三点能够意识到,并且把它运用到生活当中,那么辨别“做自己”不用改和“做错了”需要改就没有问题了,人的话也能很好地认识自己。

关键词: 这种情况 没有问题 我行我素

Copyright@  2015-2022 世界包装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 琼ICP备2022009675号-1   联系邮箱:435 227 67@qq.com